阳江日报和阳江日报微信公众号开展彩礼调查,阳江彩礼多在3万元以内,民俗学者倡导市民——

近段时间,“全国彩礼地图”引发热议,有些省份动辄十万元数十万元的彩礼钱让人咋舌。“爷爷娶奶奶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时,只用了半头牛;而到我们这一辈娶媳妇时,却要了父母半条命。”这是网上的段子,却真实地说明一些地区天价彩礼的现状。目前,我市的结婚彩礼钱是什么“行情”?市民又是怎么看待彩礼钱呢?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问卷调查 阳江人八成彩礼在3万元以下
2月16日,阳江日报微信公众号做了一个关于阳江地区彩礼钱问卷调查。记者从统计数据上看到,共有383人参与了投票。其中,83%的人表示会向准新郎要彩礼,17%的人表示不会要;彩礼钱在1万元以下的占46%,1-3万元的占34%,3-5万元的占9%,5万元以上的占11%;按目前阳江彩礼钱的普遍行情,92%的人觉得能够接受,只有8%的人觉得太高了。
对彩礼钱的看法,98%的人表示认可,认为这是一种习俗,应该顺从,但数额不能太高。在彩礼钱多少为宜的问题上,82%的人认为在3万以下为宜。另外,在“政府是否应该介入引导”的选项中,62%的人认为不应该,觉得这个纯属个人喜好;也有38%的人认为应该,可以避免盲目攀比。
受访市民 彩礼钱随生活条件改善而提高
阳春市春城街道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将于下个月结婚,早在跟未婚妻家商定婚礼时间时,已经就彩礼钱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未来岳父将彩礼钱定为1.8万元,另加1000元买猪肉的钱。按照习俗,我应该给女方送办酒席所需要的猪肉,为了避免麻烦才折算成现金。”李先生说,这个数额应该是考虑到他家经济条件的,更多的是为讨一个好意头,所以他跟父母都接受。
阳春市马水镇的岑先生于两年前结婚,当时给妻子家的彩礼现金是1万元,另加猪肉、鸡、鹅等各种彩礼共约3万元。岑先生介绍,给的彩礼主要花费在女家办酒席上,至于是否足够或剩余,哪家都不会认真计较。“我小姨是1992年结婚的,据我所知,我姨丈当时给了3000元彩礼。”岑先生认为,彩礼行情的涨幅还是挺合理的。
“现在疍家人的婚嫁基本跟岸上人家的一样,彩礼一般在2万元到5万元之间。”海陵岛试验区的小金表示,除了彩礼钱之外,一般人家会要求男方有房子,房子是男方父母的也行,对是否拥有小汽车则不是特别在意。此外,疍家女孩的陪嫁里基本少不了金饰,即使家里限于经济条件不能提供,疍家女孩也会自己努力挣钱置办金饰,陪嫁的金饰价值几万元并不少见。
上个世纪60年代结婚的徐先生,当时给女方的彩礼是30元,相当于当时教师的一个月工资。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彩礼也是水涨船高,现在结婚彩礼一般要两三万元,相当于教师的四五个月工资。“虽然是涨了,但阳江的彩礼不算高的,不像外省有些地区一开口就要10万元、20万元。”江城区居民徐先生说,阳江人结婚彩礼钱一般都是事先商量好的,没有一个所谓的标准,这点是比较文明的。
民俗学者 倡导文明结婚让彩礼回归本意
民俗学者、市高凉文化研究会会长冯峥介绍,彩礼是我国自古沿袭至今的一项传统习俗,其最初的意义是感恩,男方感谢女家对新娘的养育之恩,也感谢女家愿意将女儿嫁过来。根据阳江传统的婚嫁习俗,文定和行聘这两个环节需要男家向女家送彩礼,包括礼金、礼饼及其他一些食品和用品等,在数量上多取象征意义,代表吉祥。
冯峥说,在过去,彩礼的数额并没有定例,视当时的经济情况和社会环境而定,男方送多少便是多少,不会有人真的去计较。但现在很多地方的彩礼逐渐“变味”,渐渐演变成一种经济行为,带上了炫富和攀比的意思。有些人甚至变相地将女儿当成了商品,将嫁女儿作为一项能解决生活困难的盈利交易,与男家为彩礼的多少而讨价还价,这是对彩礼本意的歪曲,也严重扭曲了优良的传统文化。
“如今阳江的彩礼情况基本上还是文明的,大多数处于嫁娶双方友好约定且都能接受的状态,并没有如其它地方那般因为彩礼出现严重矛盾甚至刑事案件的。”冯峥认为,婚嫁本应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女家对彩礼的要求不应超出男家的经济负担,否则婚嫁就会变成一道难关。“现代社会更应提倡文明婚礼,让彩礼回归感恩的本意。”冯峥表示,彩礼的习俗应该延续下去,让它作为人们一种力所能及的感恩行为,而不是经济交易行为。
阳江地区彩礼钱调查

网上声音
◎ 网友“菜生”:礼轻情意重,过分的彩礼有买卖之嫌,也给婚姻留下无穷后患。结婚意味着新的生活刚刚开始,细水长流,相互扶持最重要。如果彩礼变了味,不怕婚姻变了质吗?
◎ 网友“Sxiao”:结婚时让老公给2.8万元,家婆说他们那里从来没有这么高的,最后给了1.8万元。我觉得彩礼还是要的,1-3万元完全合理,因为阳江嫁女儿还有压箱底钱,分分钟倒贴。
◎ 网友“影建”:彩礼多少都是要的,不但是习俗而且算是感恩吧。我个人觉得,尽力尽心就好,如果给的彩礼超过男方能力范围,会导致家婆对女方有意见,而且也会加大婚后压力,婚后多回娘家看看,对父母孝顺才是最重要!
大妗姐:
阳江彩礼钱
比较实在讲究意头
身为大妗姐(即媒人)的玲姐,见过许多婚嫁场面。她说,阳江地区的彩礼金额都是双方家庭根据经济情况事先商量好的,有几千元的,一两万的甚至七八万的也有,都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决定的,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标准。
玲姐服务过许多新人,她认为阳江人的彩礼不会漫天要价,都是比较实在的,而有些外省地区的女方家庭,确实是明码要价的。她一个家住江城区城西街道的亲戚,娶的是云南地区的女子,女方家父母明确表示,彩礼钱一定要10万元。而这名亲戚家境一般,根本拿不出这10万元的彩礼钱,但是为了儿子,最后男方父母到处借钱,才凑齐了10万元。
“在阳江,彩礼没有所谓的‘市场价’,3800元、8800元、18000元、28000元的都有。”彩礼没有上限,玲姐见过富裕家庭给出8万元的彩礼。“这在阳江算是大手笔了!”玲姐说,阳江地区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彩礼都是1.8万元、2.8万元的居多,主要是讨个好彩头。
专题策划/黄仁兴 苏小琳
撰 文/谭兴孚 李柳枝
制 图/沙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