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充分发挥就业扶贫在脱贫攻坚大局中“一子落而全盘活”的积极效应,云浮市人社部门与扶贫部门通力配合、积极协调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组织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加大政策支持、扶持、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招用更多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成立“保就业服务专班”,开通电话服务专线,推出“流动招聘会”等促就业保用工特别行动,帮助扶贫车间及时复工复产,为全市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通过出台一系列的就业“组合拳”稳就业促就业,让贫困户脱贫增收“有业可就”,为云浮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截至6月初,云安区、新兴县、云城区、罗定市已相继实现贫困人口“清零”目标。 “小车间”助力“大扶贫” “以前我在家耕田,农闲在家周边打散工,现在在家附近的扶贫就业车间工作,扣除‘五险一金’后还有3500元的收入,生活比以前好很多。”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的古大姐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5个孩子,目前在的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上班,通过就业于2019年成功脱贫。 近年来,云浮人社部门以就业脱贫为抓手,通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让不便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切实发挥了扶贫车间“小车间大扶贫、不出村有钱赚”的作用,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同时,支持企业开展岗前培训、适岗培训,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的“饭碗”。 宝嘉创业制衣厂扶贫车间。刘烁摄 宝嘉创业制衣厂也是云浮就业扶贫车间之一,目前共吸纳54名云浮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河口街泰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亚梅与丈夫都是残疾人,既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学,还要赡养年迈的老人。2018年初,她被吸纳到扶贫车间工作,家庭收入有了保障,月工资最高达4000多元。 “我们希望尽可能去吸纳更多的本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尽到我们的一份社会责任,让这些本地的劳动力,尤其是贫困的劳动力可以在家门口脱贫致富,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条致富的路。”云浮宝嘉创业制衣厂可持续发展经理叶绍莹这样说。 扶贫车间将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先天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达到了贫困人口能脱贫、企业招工能缓解的“双赢”效果,让贫困群众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有尊严地脱贫,走向幸福生活。据统计,云浮目前已认定就业扶贫车间9家,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273人,发放就业扶贫车间补助共计90万元。同时,为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发放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补助共计50.7万元。 打出政策“组合拳”稳就业 为加大就业扶贫支持力度,云浮人社部门深入重点用工企业开展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对接工作,鼓励中小微企业吸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引导企业招用更多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今年4月,云浮市出台《云浮市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用人单位每吸纳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补贴标准由原来的3000元提高至5000;用人单位申请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满1年的,稳岗补助标准由原来的1000元/人/年提高至3000元/人/年;对经认定的就业扶贫车间给予一次性10万元补助。以此进一步提高企业创建扶贫车间以及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云浮人社局开通“保就业服务专线”07668866221。 同时,云浮人社局还成立“保就业服务专班”,开通电话服务专线,精准摸底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培训需求等情况,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云’系统”,利用云浮“好易工”平台,“一对一”精准推介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5月中旬,云浮市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王小就正式入职云城区一家检测公司,成为一名辅助技术员。5月初,正愁找工作的他拨通了云浮市人社局“保就业服务电话专线”,接线员根据他的个人信息、就业意向等信息从岗位库中迅速筛选出3个匹配的就业岗位推介给他,并将其相关信息录入“就业服务‘云’系统”,不到一周他就成功入职。 “保就业服务”是云浮市人社局精准推介就业模式的重要举措,通过专人专岗专责,重点面向全市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提供“3+3”帮扶措施:精准推送“3个岗位”,提供“3个月对接跟踪服务”,并定期回访就业情况,帮助求职者尽快找到合适工作。自行动开展以来,累计为959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 云浮人社局还因地制宜推出“流动招聘会”——促就业保用工特别行动,通过组建宣传车队,把线上云浮“好易工”招聘会开进全市63个镇(街)965个村(居)委会,送到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彻底打通供求对接“最后1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