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创卫带来好处,不少人主动参与其中
“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最近两年的变化确实让人振奋。天更蓝了、地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市区变化日新月异,真是想不到!”这是土生土长、年过七旬的城南街道扳朗社区苏阿伯的感慨。
随着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市区旧貌换新颜——城区卫生死角消失了,环境更整洁了,道路更畅通了,秩序更井然了,居民吃得更放心了,住得更舒心了……如今的阳江,不仅有美丽的姿容,更有丰富的内涵。
前昨两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创卫带来好处,不少人已主动参与其中,营造人人自觉爱护环境、人人主动美化家园的社会良好风气。
■ 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谭兴孚
■ 实习生/温梓仪
■ 通讯员/敖宝花 梁基水

城南扳朗社区群众自发组成的红袖章“创卫执勤”队在街头清洁沙井盖。 谭兴孚 摄
城西东砵村
村民“门前三包”清理垃圾
前日,记者来到城西街道东砵村。记者走访中看到村内道路平坦,横街窄巷都已经硬底化,每隔十几米便设有垃圾桶,每家每户的大门旁都挂着“门前三包”责任牌。
据悉,该村有常住人口约5000人,外来人口近4000人,是典型的“城中村”。辖区流动人口多,脏乱差现象一直较为突出,是创卫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创卫攻坚中,该街道通过全方位的整治,如今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看到眼前的变化,村民们高兴地说:“以前,村道沿线两侧的垃圾随处可见。现在好了,垃圾得到了清理,环境变好了,大家的心情也舒畅了。今后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不乱扔乱倒垃圾,以良好的卫生习惯支持创卫工作。”
“创卫工作开展后,不仅环境变好了,群众意识也提高了。例如在春节期间燃放鞭炮后,大家都会自觉地清扫家门前的鞭炮纸。”东砵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提高群众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并获得更多的群众支持,村委会主动作为,向村民发放创卫资料、设置宣传栏张贴标语、与商铺签订《“门前三包”卫生责任书》等,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
位于东砵村村头的养猪专业户林先生为配合创卫工作,在去年7月迁走了自己圈养的近两百头猪,是村中自觉搬迁养猪场的第一人;65岁的张伯积极响应号召,用两天时间自发清理屋旁卫生死角的杂物、柴木等……“村里的干部为创卫付出了很多,很感谢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这么好的生活环境。现在村里蚊虫、老鼠少了,道路宽敞了,人的心情也变好了。”村民张水湖这样说道。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东砵村在创卫工作中投入资金180多万元,完成明沟改造500米、道路硬底化5800平方米、建成小型垃圾中转站一个…
城南扳朗社区
群众戴上“红袖章”参与创卫
昨日,记者来到了城南街道扳朗社区,走访中看到许多老旧的建筑外墙都粉刷一新,许多老旧的木门也换上了崭新的铁门。“我们这里是老城区,许多老房子用的都是老旧的木门,有很多都已经被虫蛀了,破旧不堪,有的甚至缺了个大口子,从外面就能看见屋里,不仅不雅观,也不安全。”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冯小雪说,这些铁门都是创卫期间给居民免费更换的,整个社区一共更换了60多户。
虽然这些都是大好事,但也会有人不理解、不支持,为此,社区干部没少做工作。80多岁的独居老人王爷爷在扳朗社区生活了几十年,对家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怀有深厚的情感,即便是家中已严重虫蛀的木门也不肯换。“我们做了很多次思想工作,即使多次都以失败告终,但我们还是没有放弃,最终在昨天才说服了他。”冯小雪说。
据介绍,在挂点单位市纪委、市检察院的支持下,该社区完成了道路硬底化、对老旧建筑进行了粉刷、免费上门安装铁门等措施,获得了街坊们的赞赏和支持。
创卫工作刚刚开展的时候,为了解决社区长期积水的问题,需要在社区主干道建设一条100多米长的排水沟,而每家每户都不想沙井口建在自己家门口,怕有臭味。其中社区里有个年轻小伙子反对最为激烈,还动员邻居一起抗议,阻挠施工。后来经过耐心的解释,小伙子看到居委会在沙井口安装了防蚊闸和沙井盖,不仅没有臭味,而且解决了多年来的水浸问题。从此,小伙子不仅不再反对创卫工作,还成了该社区创卫的积极分子。“昨天检查发现有不少居民在楼上阳台放置花盆,我打电话给这个小伙子,让他去做群众工作,今天一早发现,几乎所有楼上阳台的花盆都放好了。”冯小雪说,依靠群众能把创卫工作做得更好。
在感受到创卫带来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之后,该社区不少大妈都主动参与到社区的创卫工作中,其中有一支五六十人的“创卫执勤”红袖章队伍成为该社区一道独特风景。“让群众主动参与、互相监督,共同维护创卫成果。”冯小雪说起这个队伍很是自豪。
“我有好几次看到隔壁邻居的垃圾总是杂乱地堆在门前,就上前去建议应该做好垃圾处理的工作,但说了好多次她都不理睬我。后来我找到她儿子,让她儿子做通她的思想工作,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这种状况了。”社区居民林阿姨是红袖章队伍的一员,她说看到社区环境变好了,希望大家共同来维护。
“我在这住了20多年了,创卫工作开展后,我便自愿参与到道路保洁的工作中。家里人也十分支持我的决定,因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沙姨同样是红袖章队伍成员,她这样说道。

城南岭东南社区把闲置地改造成小公园,获得居民点赞。
城南岭东南社区
随后,记者又来到城南街道岭东南社区。在东岳公园南门的环山路边看到,几处树荫下都设有供居民休闲娱乐的运动设施,许多老人与小孩在这或乘凉,或玩耍,好不热闹。正在此处乘凉的梁婆婆今年82岁了,她对创卫竖起了大拇指,并表示看到环境的大改变,生活充满幸福感。
“这几处本来都是泥地,有些居民在此种菜,也有居民牵狗来这排便,十分脏乱。”岭东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全永进说,刚开始改造这片闲置地的时候,一位在此种菜的居民强烈反对,还要拿屎尿来泼我们,想赶我们走。后来通过做思想工作,改造后不仅把这片闲置地变成了小公园,还把附近居民的臭水沟整治好了。
“两天时间,就把我屋旁10多年老鼠成群、蚊虫成群的臭水沟,建成干干净净的排水沟……”之前反对改造的陈婆婆看到改造后的好环境,给岭东南社区居委会送来一封手写的感谢信。
“群众的创卫意识和积极性还是挺高的,眼前这条1000多米的道路,每天都有居民来自发地清扫落叶和垃圾,劳动工具也是他们自己准备的。”全永进向记者指示所说路段,并表示志愿参与的多是一些退休干部。
岭东南社区的创卫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不仅收到过群众送来的感谢信,还因在街道清扫过程中发现一个装有数十万元货单和银行卡的黑色公文包,并顺利找到了失主,而被失主赠予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