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官方微信
    粤西在线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一、搜索添加微信号(yxzx111com)
    二、扫描左侧二维码
  • 焦点热门杂谈 秀场大杂烩美食吧
  • 护肤二手房车友会 摄影者彩妆美体
  • 爱旅游爱文艺投资人 口述婚姻家庭情感汇
  • 二手房租房求职 招聘二手交友
  • 查看: 10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日关注] 【精准扶贫】建城镇地心村:借“地”养牛借“势”脱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12:1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浮日报黎雅欣


    摘要:记者近日在郁南县走访了解到,该县人民检察院、西江实验学校在精准扶贫大潮中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借“地”发展扶贫产业,借“势”实现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云浮日报讯(本报记者 罗强 特约记者 叶锦生 通讯员 陈自格)记者近日在郁南县走访了解到,该县人民检察院、西江实验学校在精准扶贫大潮中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借“地”发展扶贫产业,借“势”实现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我们的帮扶对象是郁南县建城镇地心村,所谓借‘地’发展扶贫产业,是指根据地方实际,在邻近的桂圩镇租用土地发展肉牛养殖;而借‘势’实现精准脱贫,则是依托市农业龙头企业——祥顺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和资源,助力地心村贫困户走产业脱贫路子。”在祥顺牧业养殖基地,郁南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梁贵兴如是说。

    正在与扶贫户交流肉牛养殖情况的梁贵兴告诉记者,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郁南县人民检察院经过摸底调查,了解到自古以来以种植为主业的地心村,虽说有紧靠西江、自然环境优美等优势,但是受地形环境等各方面约束,规模化种、养殖存在基础薄弱的困惑。帮扶单位、村集体、贫困户统一思想,在郁南祥顺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下,借助该公司技术及场地优势,在地心村成立了“犇康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养殖的方式进行产业帮扶,将有劳动力的25户73名贫困人口捆绑使用扶贫项目资金,租用郁南祥顺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原有的肉牛养殖牛舍600平方米,并从吉林长春市购买了65头“西门塔耳牛”牛苗。“我们把地心村贫困户分3人一批,到养殖基地工作、学习,一方面增加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学习技术为以后发展长效养殖业打下基础。非常感谢祥顺牧业公司,他们在技术支持、经验分享等方面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为我们扶贫事业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梁贵兴说。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扶贫单位、驻村干部,为帮助我们实现脱贫致富,郁南县人民检察院领导和帮扶人员费尽心思,为我们量身定做产业项目,解决我们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不单脱贫,还要致富。”正在给牛群投喂牧草的贫困户莫树雄说。

    广东省农科院驻祥顺牧业的技术专家童雄告诉记者,郁南县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相当优越,适合肉牛规模化养殖,“目前地心村扶贫项目每批次养殖肉牛65头,以8—10个月为一个周期,每头牛预期收益25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加上贫困户在养殖场的工资收入,脱贫致富前景光明。”童雄说。

    精准扶贫工作给地心村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产业的发展,还真真正正为贫困户带来暖心和脱贫的信心。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节日慰问、协助贫困户纳入低保、危房改造、帮助贫困户申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各方面,驻村工作组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设立专门账户,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并动员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到养殖基地上班,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致富技能学习,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梁贵兴说。




    责任编辑:黎雅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粤西在线 ( 粤ICP备17009436号-1|粤公网安备 44090202000436号 | 热线:0668-2899308 投稿邮箱:yxzxw111@163.com

    GMT+8, 2025-2-6 17:23 , Processed in 0.2557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