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去年共受理信访举报155件(次),同比下降14.4%

阳西县开展党规党纪知识竞赛。

阳西县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参观廉政书画展。
前不久,阳西县纪委八届二次全会召开,该县8个镇149个村(居、渔)的党支部书记、村(居、渔)委会主任和村纪检委员应邀列席会议。这是该县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的一大举措,目的是让农村基层干部把廉政建设的弦绷得更紧,身上的使命感更强,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
近年来,该县深入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引导各级党组织自觉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强化党员日常管理监督,拧紧管党治党的螺丝, 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一竿子插到底,沉到基层、沉到支部、沉到村庄。去年,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55件次(含重复件59件),同比下降14.4%;其中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立案18人,占总立案数的11.9%。
注重抓早抓小
谈话提醒成常态

阳西县党员干部到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锤炼党性。
阳西县严格落实谈话提醒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以督促县属各单位、各镇党委(党组织)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将抓早抓小谈话提醒成为全县从严治党的常态。去年,该县通过问题提醒、责任制约谈的方式,共谈话提醒2727人次。
自《阳西县关于开展谈话提醒构建抓早抓小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制定以来,全县纪检监察系统探索出“函询+谈话+复核+问责”的模式,不断完善廉政谈话提醒工作机制,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干部管理监督常态。确保以上率下,层层落实“两个责任”,实践好“四种形态”。
坚持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第一位,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牢记“五个必须”、防止“七个有之”,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以严压主体责任、严肃思想教育、严格换届工作监督、严查违纪违规行为、严把用人审查关等“五个严”,不断强化对换届纪律的监督。开展集体谈心谈话活动3场,涉及县四套班子、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镇委书记、镇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等领导干部共378人;成立2个换届巡察组不定期到各镇进行巡察;建立换届工作信访举报问题专办制度和举报台账;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共办理党风廉政情况回复119人次。开展集体廉政谈话教育活动,对新提任的66名县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教育。
“坚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体现‘治病救人’方针,重点运用好第一、第二种形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让大多数党员干部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关英芬表示。
坚持挺纪在前 零容忍惩治腐败
阳西县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参观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保持惩治腐败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执纪审查形成有力震慑。去年,该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数同比上升2.7%的同时,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下降12.6%,说明惩治腐败减存量遏增量渐见成效,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
整合全县办案力量,继续深化镇异地交叉办案成果。充分发挥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坚持以“自主办”为主,“联合办”为辅,创新“异地办”。机关超过80%的力量立足办案一线,立案88宗,同比上升12.8%。深入推行镇异地交叉办案,全年通过异地交叉办案调配人手200多人次,查办案件38件。基层立案63宗,占全县立案数41.7%。
加强督办,加快线索初核激发办案活力。全年采取电话督办149次,发函督办13次,上门督办42次,约谈案件主办人5名,通报督办2次,召开信访了结研判会11期,研判案件27件,建议转立案3件。
规范执纪审查行为,保持办案安全零事故。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落实“三个不谈”、“六项严禁”,进一步规范纪律审查行为。抓好抓实镇案县审工作,保持八年零申诉。同时,密切配合省市纪委开展执纪审查。全年调配200多人次配合省市纪委查办信访件15件,立案20宗。
去年,该县还严肃查处了儒洞镇原常务副镇长陈某基骗取“一事一议”资金、上洋镇白石村委会干部共同贪污和受贿等典型案件,通过纪律审查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520万元。
创新机制体制 打造纪检新亮点
阳西县召开优秀村“三员”表彰大会。
在持续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的同时,该县大胆创新思路,积极探索预防腐败新途径。
成立中小学校务监督委员会,有效整治校务管理乱象。针对2015年查处35名中小学校相关责任人的系列案件,开展教育系统以案治本工作,以“查、纠、教、建”四步工作法叫停学校乱作为。联合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印发了《阳西县关于建立校务监督委员会实施意见》,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学校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全县32所中小学全部建立校务监督委员会后,县纪委监察局联合县教育局、财政局、审计局举办了校务监督业务培训班,印发了《阳西县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校务监督工作的意见》,对校务监督员履职情况进行督导,进一步提高其履职能力和工作积极性。校务监督员紧紧盯住校务特别是财务,学校管理进入良性运转。
全面推行中层干部重点岗位监督机制建设,剑指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认真总结开展中层干部重点岗位监督试点成功经验,在全县42个单位157个岗位(股室)全面铺开,共公布权力清单296项、绘制业务流程图296项、制作温馨提示296项。与阳西电视台联合制作《效能建设在行动》、《一把手谈作风建设》专题片,42个单位“一把手”全部接受了媒体访谈,在县电视台晒权力清单、公开办事流程、作提升效能承诺。各单位已有252项行政审批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共计压减时限3648天,效率提速50.2%。以“管理提升年”活动、治理“为官不为”、明查暗访、监督检查和谈话提醒等五项工作为抓手,严肃责任追究,对中层干部重点岗位实行“监督再监督”,共问责单位中层干部17人,其中批评教育2人、诫勉谈话8人、党纪政纪处分7人。
继续深化“三员”队伍建设,不断激发监督活力。进一步提升“三员”(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员、村纠风监督员)履职能力和水平,指导“三员”加强监督,从源头上遏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对村级纪检委员的职能作用、监督方式、工作程序等进行细化,加强对村纪检委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考核。落实村纪检委员绩效奖励,将村纪检委员绩效奖励纳入县财政预算,按年度考核中“优秀、良好、合格”的等次,分别以每年1560元、1200元和840元的标准发放绩效奖励,激发村纪检委员履职动力。召开“三员”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优秀村纪检委员、优秀村纠风监督员、群众满意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优秀村务监督员。2016年“三员”提供信息线索903条,其中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398条、有价值线索23条,转立案10宗;帮助化解村内矛盾328起,参与监督村级重大事项26起,纠正不正之风9起,为村挽回集体经济损失31起,有效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
力推巡察工作 实现监督全覆盖
建立县党委巡察制度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是中央、省委、市委强化县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党内监督全覆盖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该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探索建立县党委巡察工作制度,夯实基础保障,坚持把开展巡察作为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和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高标准组建机构,多元化配强队伍,严要求规范运行。
去年12月,该县根据上级部署,着手建立巡察工作机制,印发了《中共阳西县委巡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巡察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由县纪委书记担任组长、县委组织部部长担任副组长的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巡察办,为县委正科级常设机构,并明确了人员编制、职数配备、经费保障等事宜。设立三个巡察组,组建巡察组长人才库(20人)和巡察人才库(100人),实行组长及组员动态管理,“一次一授权”。巡察工作组组长由正科级干部担任,巡察工作组成员以法律、会计、审计、财务等专业人员为主。以后每年将开展2—3批的巡察活动,每次组织巡察时,从人才库中调取所需人才组成巡察组开展专项巡察。目前,正紧锣密鼓开展巡察工作的前期准备,拟在4月份开展首轮巡察。
“要充分发挥新成立的县委巡察组和巡察办的作用,加强对全县各地、各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作为党内监督活动,巡察虽然是政治巡察而不是业务巡察,但业务工作中有政治,小节中有政治,要用‘六项纪律’作为尺子,衡量被巡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的情况,及时纠正偏差,通过强政治,实现强自身,从而强业务。”在该县八届二次党代会上,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陈启蒙掷地有声地说。八届二次党代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该县贯彻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的坚定决心,吹响了该县推进巡察全覆盖的嘹亮号角。
策划/阳西县新闻中心 撰文/姚寿高 朱江洪 图片/阳西县纪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