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谢庆裕 刘怀宇 通讯员/粤水轩 赵雪峰)为纪念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届“中国水周”,3月25日,省水利厅联合广州市水务局在海珠湖举行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展览、志愿者徒步环湖宣传等形式,让公众了解我国和我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义和最新进展情况,呼吁大家携手共建美丽健康河湖,共树绿色发展理念。
在活动现场,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明确由省水利厅牵头负责广东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已被写入201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省重点工作和专项督查事项。根据即将印发实施的广东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到2017年底在全省境内江河湖库全面建立河长制,全力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平安绿色生态水网;到2018年底基本形成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河湖水生态环境和水安全保障体系。
既设区域河长又设流域河长
广东拟推行的河长制有何亮点?在活动现场,省水利厅副厅长边立明表示,广东将建立区域和流域相结合的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体系,即既有区域河长,又有流域河长。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区域河长是指流经各区域内主要河湖,分别由省、市、县、镇党政负责同志和村委负责同志担任河长(河段长);其中省、市、县、镇设总河长、副总河长,由同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村委还设河湖专管员、保洁员。
流域河长是指省内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五条主要河流,分别由一名省领导担任河长,以更好地进行流域统筹,系统治水。
此外,在国家《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的主要任务基础上,我省结合台风和洪涝灾害频发的实际,在《方案》中增加了“保障水安全”任务,即包括:保护水环境、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管理保护水域岸线和强化执法监管等七大主要任务。
群众举报处理情况纳入河长考核
河流治理涉及多部门,如何避免此前“九龙治水”的弊端?
边立明表示,一方面,各部门的职责在《方案》中都会细化明确,省里也会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另一方面,我省也将完善部门联动和流域协调机制,建立多部门的河长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协调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重点难点。
我省还将强化考核问责,建立河长考核体系和奖励问责机制。县级及以上河长负责组织对相应河湖下一级河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
在强化社会监督方面,广东将引入“互联网+河长制”,设立河长制微信公众号和APP,让群众参与治河管河。“当群众发现河岸有排污口违法排污、河中垃圾没有及时处理或者水灾、岸线破坏等情况,都可以拿起手机直接拍下来,发送到微信公众号或APP,系统会直接传输给对应的每一级河长,所在地的河长处理之后还会有反馈机制,处理结果将作为将来评价考核各级河长的主要依据之一。”边立明说。
广州:全市已落实河长1938名 35条黑臭河涌6条已消除黑臭
广州作为河长制落地较早的城市,治水效果已逐步显现。“去年6月以来,广州2385人次河长集中培训,2222块河长公示牌矗立河畔,进一步强化了意识、明晰了责任。”广州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冯明谦在现场向媒体介绍,通过全市不断努力,国家挂牌督办的35条黑臭河涌水质总体上稳步提升,其中地铁B涌等6条河涌已消除黑臭,8条已基本消除黑臭,中心城区的沙河涌、猎德涌等河涌水质也明显好转。
冯明谦透露,《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送审稿)》已经15届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现正提请市委审定;待审定通过后,将以两办名义印发实施。他表示,广州已经建立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河长体系,其中市、区级河长由市、区两级政府有关领导担任;市管河道河长由市领导担任或指派,河道流经区为责任主体;区领导担任本辖区内河道的河长;镇(街)、村(居)负责人担任本辖区内河段的河长。
目前,全市落实河长1938名。接下来广州的河长体系将进一步升级,市、区、镇(街)等各级河长都将由各级的主要领导担任。他还介绍,广州正修订细化考核办法,完善考核内容,压实河长职责。另外,广州还在探索根据污染物排放量化排名,督促河长落实削减任务;实施排水户全覆盖管理,推行供排水一体化管理,以排定供、以排限供;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实施城中村污水全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