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宝能集团佛肇城市公司综合部主任王小芳专程从佛山来到肇庆新区·鼎湖区行政服务中心,为在肇投资项目办理企业名称核准变更业务。资料提交后,该业务很快完成,更意想不到的是,在公安、工商等多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公章、资料打印等后续事项全在一个半小时后办结完毕。她还清楚地记得,在佛山办理相同的业务尚需要10个工作日:“这也太方便了,简直是‘一条龙’服务到家。”她对该中心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王小芳的经历是鼎湖区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改革以来,群众办事越来越便利的一个缩影。去年12月20日,肇庆新区·鼎湖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以“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双减双提”活动,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环境。去年以来,中心各窗口承诺件按期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为100%。
办事只对一个窗口
3月23日下午,记者走进肇庆新区·鼎湖区行政服务中心,只见明亮的大厅内挤满了办事群众,工商、公安、交警等多个窗口工作人员正忙碌着。而正中间,大大的咨询导办窗口格外显眼,每当有群众走进中心,工作人员就会立即走上前去,为群众答疑解难,帮助填写相关表格,引导群众在相应窗口办理业务。
“让数据多跑路,让市民少跑腿”是贯穿“一门式一网式”改革始终的主线。该中心副主任潘昭文介绍,中心全力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改革,推动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综合窗口,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
目前,该中心已统筹了全区(包括肇庆新区)共42个部门650项的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审核,中心实体大厅也完成升级改造,原有的36个对外服务窗口整合压缩为22个综合窗口。
与此同时,区直部门和各镇街已经完成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录入和落地实施工作,区、镇、村三级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全覆盖,行政效能实现新提升。
为减少审批环节,该中心还运用大数据信息平台,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的在线申报功能,按“信任在先,审核在后”的办事原则,实现网上预约、申办及咨询评议等相关服务,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腿”。
重点项目打通绿色通道
随着肇庆新区的发展,来鼎湖和肇庆新区落户的企业越来越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肇庆新区·鼎湖区行政服务中心主动为重点项目或企业开通“绿色通道”,通过上门服务、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对企业办理事项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办理,压缩审批时间、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投资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在前来办理之前,中心就提前给我们发来了相关资料,并且帮忙核对预先审批。”王小芳介绍,这样一来送到现场的资料基本上不用修改,即来即办,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间。据了解,该中心目前已经上门为肇庆市鼎湖清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中优农产品交易中心开发有限公司等48家企业代办名称预先核准、公司设立登记、税务登记备案等67个事项,得到众多企业及企业代表的肯定。
24小时为群众服务到家
综合窗口办事员李嘉文几乎每天上班都需受理10多件业务,忙碌之余,他和同事们每天下班后还会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查漏补缺。“相比以前工作量是加大了,不过业务水平提高了,可以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他向记者介绍,该中心推行延时服务,如已到下班时间而业务未办结或者还有群众前来办事,他们会加班直至办结为止。在中心门外,还设有24小时自助取件区,办事群众可预约自行取证照和文件。
如今,提高行政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是日夜萦绕在潘昭文脑中的问题。“比如办理不动产证件,以前前前后后加起来可能要70来天,现在我们计划实行并联审批,改变以前行政审批单位按序逐家进行的模式,通过整合多部门共同审批办理的事项,实现同步审批办理。”他说。
在潘昭文看来,改革的关键就是标准化,肇庆新区·鼎湖区行政服务中心目前还在进行梳理,不断完善各种制度,统一办事流程。据统计,自去年12月20日以来,该中心业务综合窗口业务受理量为4325件,办结量为4041件,办结率为93.43%。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特约记者 何锦云 通讯员 王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