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网讯 3月18日,记者从茂名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汇报会上获得一则令人振奋消息——“到2021年末,茂名拟打造成为中国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区,实现乡村旅游接待1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有望达到50亿元”。

图为茂名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汇报会现场。
3月18日下午,茂名市打造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在市政府召开茂名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汇报会,副市长崔爽及茂名市打造乡村旅游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图为副市长崔爽出席汇报会。

图为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作规划汇报。
会上,受茂名市旅游局委托,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就《(2017-2030年)茂名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初稿作详细汇报,与会人员就《规划》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图为茂名旅游景点资料图。
《规划》指出,近两年,茂名乡村旅游迅速升温,不过产品结构和消费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提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7年春节期间,茂名市自驾车游客占整个春节假期景区接待游客总量的70%以上,乡村旅游景区(点)所占比率高达90%以上。其中,信宜市第六届李花旅游文化节期间,钱排、茶山李花赏区共接待游客约20多万人次,并且以私家小轿车自驾为主,赏花游客高峰在年初三,超过10万人次;山兜村冼夫人景区春节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不过,茂名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主要以亲子、养老、休闲、观光活动为主,并且乡村旅游接待主要集中在周末、小长假及节庆活动期间,以短程自驾游客为主,呈现出停留时间短、节庆需求旺、资源分布散、人均消费低四个特点。

图为茂名旅游景点资料图。
《规划》分析,根据2016年广东统计年鉴,茂名位列广东省各市旅游总收入发展排名的第三梯队,在省内旅游市场条件不突出:一方面,距省会城市350公里,受珠三角辐射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自身的旅游资源卖点挖掘不够,旅游品牌未能树立。因此,茂名应在未来的2年内,紧紧抓住深茂铁路的开通以及粤西国际机场的落成的契机,借助以冼太信仰为代表的多彩粤西乡土民俗、以热带水果为招牌的繁盛农林渔产业、以全地形组合为特征的多元乡土生态环境这三个旅游资源优势,以践行“全域化”旅游发展观,扩展乡村旅游内涵,延展乡村旅游空间,梳理乡村旅游交通,示范乡村旅游项目,应用不同发展路径指导不同类型村庄发展,形成“处处有风景,村村皆可游,全民参与,全域发展,全产业融合”格局,将茂名建设成为中国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市为今后发展目标,促使茂名乡村旅游从以往各自为战到凝聚乡土精气、从结构单一到创新乡村体验、从单点崛起到推进全域扩散、从自由生长到引导持续发展、从设施落后到提升配套服务方向发展,将茂名打造成粤西地区生态休闲精品度假示范、广东乡土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示范、国家农旅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率先崛起立足广东。

图为茂名市乡村旅游景点资料图。
《规划》认为,随着茂名乡村总规顶层设计的推进落实以及一批示范性项目的落地建设,未来茂名市乡村旅游格局将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品质得到显著提升,诸多新业态的全新引进将有效刺激市场消费,提高人均花费,扩大乡村旅游收入。

图为茂名乡村旅游景点资料图。

图为茂名乡村旅游景点资料图。
未来五年,茂名市乡村旅游应尽快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以完成乡村旅游规划体系、搭建乡村旅游规范化管理平台、落实重点乡村旅游发展村落和片区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为核心任务,为茂名乡村旅游的整体升级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打响品牌先导示范、乡土文化复兴、全地形乡土生态、乡村旅游业态创意升级及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五大战略,延续茂名在发展乡村旅游道路上已经做出的成功探索,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系统规划、分步实施,构建茂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即:以政府引导、乡贤推动和社区参与3类主体构成,实现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大动员;建设集散中心、梳理风景路网、打造特色乡村、串点成面实现3个层次的规划串联;通过先期全盘资源摸底、逐步打造示范项目、最终实现全域扩展的3个阶段落实有序分步推进。最终,走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在全国打响乡村旅游发展“茂名模式”。

图为茂名市旅游景点资料图。
《规划》综合考虑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结合茂名市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规划按照旅游人数占全站游客接待量的1/4计算,推测茂名市2016年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数约500万人次。按照一般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结合全国“十三五”期间乡村旅游发展增速预测,游客接待量按年均15%增长初步预测,到2021年茂名市乡村旅游总接待游客将达1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有望达到50亿元。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闵灿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