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官方微信
    粤西在线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一、搜索添加微信号(yxzx111com)
    二、扫描左侧二维码
  • 焦点热门杂谈 秀场大杂烩美食吧
  • 护肤二手房车友会 摄影者彩妆美体
  • 爱旅游爱文艺投资人 口述婚姻家庭情感汇
  • 二手房租房求职 招聘二手交友
  • 查看: 9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日关注] 建设新农村不可“无为而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0:0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url=]茂名网[/url]作者:崔耀奇(电白)


    摘要:当前,我市经济形势发展迅猛,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势头,涌现出一个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省级、市级示范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我市经济形势发展迅猛,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势头,涌现出一个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省级、市级示范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我市新农村建设发展不平衡,大部分乡镇党员干部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出了实绩、干出了成效,也有个别乡镇的新农村建设“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无“雷声”、无“雨点”, 一些党员干部推崇“无为而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新农村建设成为一纸空文。

    “无为”,是道家所主张的顺应自然变化,注重从“无”中去“为”,“为之于未有”。无为而治的“无为”,绝不是一无所为,是指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这里的“道”,是指自然规律,用在当今是指行动处事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无为而治既是一种观点,更是一种方法论,假如只取其表面意思,往往成为某些人“不作为”的幌子。

    笔者近期多次到我市各地乡村参观考察,感觉到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因势利导,主动作为。早筹划,敢担当,领导得力,发动群众,同心协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如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化州市石湾镇博带村,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本地乡贤的鼎力相助下,干群同心同德,把一个破烂贫穷的小山村建设成一个初具规模、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但毋庸置疑,我市新农村建设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现象。一边是大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热火朝天,搞得有声有色;另一边是有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发展置若罔闻、偃旗息鼓!对新农村建设发展不够重视的地区虽然是少数,但这已对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甘于平庸,懒政惰政,“无为而治”。如笔者常常下去探访的某镇 ,背倚大山,面临大江,内有成片古荔林,有众多的冼太历史文化元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如此一个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厚的山区大镇,年年原地打转,群众望眼欲穿,“春风不度玉门关”,没有一点开发发展的迹象。这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无为而治”,造成新农村建设落空的真实写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新农村建设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躬身实践,为民请命,摒弃私心杂念,迎难而上,干出实绩和成效,才能获得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爱戴。让我们行动起来,摈弃“无为而治”,主动作为,为新农村建设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T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粤西在线 ( 粤ICP备17009436号-1|粤公网安备 44090202000436号 | 热线:0668-2899308 投稿邮箱:yxzxw111@163.com

    GMT+8, 2025-4-11 09:25 , Processed in 0.0705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