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阳江供电局“无人机”巡线——
上图: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巡线。谭文强 摄
■来源/阳江日报 本报记者/费先霞 通讯员/杨 殿
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两架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携带着高清摄像机向100多米外的铁塔飞去。无人机小心翼翼地穿过铁塔,再缓缓地在电线上方飞行。这是阳江供电局利用无人机开展智能巡线工作的场景,它此次的任务是通过遥控拍摄,对位于江城区白沙街道的220千伏阳漠线24号杆塔进行巡视。
记者看到,巡线人员根据高清拍摄的情况,对输电线路、金具、绝缘子及铁塔锈蚀等情况进行监测。“与翻山越岭、人工攀爬杆塔的检查方式不同,无人机可以轻松到达铁塔上方,利用高清相机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测。”巡线人员小梁说。
输电线路多架设于高山峻岭上。小梁说,以往徒步到一些山上巡查线路,上山下山往返就需要1个小时,一个上午只能巡查几个基塔,现在利用无人机巡线,20分钟便可完成任务。而且,无人机不仅可以拍到以前望远镜看不清的“死角”,还可以通过红外测温仪器检查电力设施运行情况,大大降低了人工上塔的风险。“下一步还将增加携带设备,通过喷火功能,清除鸟巢、塑料袋等高压线飘挂物。”小梁说。
2015年底,阳江供电局筹备组建无人机团队。一开始,无人机巡线的专业性、实用性还未得到完全认可,工作的推进也并非一帆风顺。“拍摄角度不好、拍得太远或太近,都影响巡线工作的精确度,无人飞机一旦不小心触碰到电线、绝缘子甚至会影响设施的运行。”无人机巡线队队长小刘表示,他们的队员不仅要接受操控飞机的培训,每架无人机也要经过上百次的试飞,将问题一点一点解决才投入运行。去年年中的一天,位于阳春山区的220千伏蝶恩乙线遭雷击跳闸,当时连片的山林里分布着20多个基塔,如果安排人员逐一爬上去检查,将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阳江供电局出动无人机进行检查,很快就发现了故障点,实现了快速复电。
清明假期山火多发。今年,阳江供电局成立两个无人机特巡小组,每天对重点区域进行检查。4月4日,队员用无人机对阳春黄竹站的线路进行巡检时,摄像机显示线路附近有一火点,队员们立即上山核实,并在现场监视等待消防人员到来,及时规避了山火隐患。
据介绍,目前阳江供电局的无人机团队共有7位成员,有无人机16台。该局正在利用无人机的精细化巡视建立可视化档案,对每个杆塔和线行进行数据采集。无人机与人工巡视灵活配合,大大提高了线网运维的效率和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