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新闻网
农科服务团“老黄牛”十几年来热心服务
“老农科”在北惯台丹村蔬菜基地向创业青年了解生产发展情况。
在我市,活跃着一支以老农科工作者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队员以老黄牛精神,深入农村各地,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向年轻一代传授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先进技术,介绍增产经验,指导和帮助创业青年建立生产基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他们就是市关工委农业科技服务团。服务团也已成为广东省关工委的一个服务品牌。
创新培训模式
2000年底,为了更好地帮扶农村创业青年,市关工委成立了农业科技服务团。队员中有退休的科协主席、农业局长、渔业局长、畜牧局长,有出国援外的农业专家,有享受国家津贴的高级工程师、农艺师,还有市科技拔尖人才等200多人。
在市关工委的组织下,农科服务团编写各类教材,创新培训模式,对创业青年进行“集中授课,分片上课,逐户回访,长期服务”四个阶段的连环培训。
在集中授课阶段,学员集中到市关工委学习。服务团的“老农科”重点讲授以德为先的教育内容,帮助创业青年树立正确的致富观,鼓励青年不但自己要创业致富,还要带领周边农民致富。
分片上课阶段,则根据各地学员创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专业技术课程,帮助学员学习实用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如在阳春山区片着重安排造林种果和生猪养殖方面的专业技术课,在阳东、阳西沿海地区则安排水产养殖方面的课程。
坚持长期服务
山区青年农民的创业基地大多远离城区。在逐户回访阶段,服务团的“老农科”不顾年老体迈,翻山越岭,深入到学员的创业基地,帮助指导学员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在一次回访中,“老农科”们发现阳西县沙扒镇来福园村学员梁庆荣开发的水产养殖基地风光优美,地盘较大,于是建议梁庆荣走水产养殖与发展生态旅游结合的路子。在阳春市春湾镇学员陈家文生产基地回访时,发现当地种青枣的农户不少,于是指导陈家文成立青枣生产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种青枣,走上产业化的道路。阳东区新洲镇学员陈明深在家乡种有近百亩水果,效益一直不好。“老农科”们来到他的果园,根据果园的地形地貌,帮助他重新规划,将果场改造成了果、猪、鱼相结合的立体生态种养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阳春市马水镇学员覃振在发展马水桔生产时,碰到了果树烂根、虫害频繁等难题。“老农科”们在一次次的回访中,不断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帮助覃振种植马水桔连年获得丰收。
培养致富带头人
十多年来,在服务团的帮扶下,创业青年建立的大小生产基地遍布全市各地,成为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和转变生产模式的先进典型。他们中的杰出者,也有不少人成长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阳西县学员邓家凤早些年参加市关工委山区创业青年培训学习后,思路变开阔,眼光远大,创办了金凤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现已发展有“四场二厂”,带动2350户农户养殖海狸。企业被评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邓家凤也被授予阳西县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文/图 刘再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