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温氏股份董事长温鹏程在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未来农业主体是专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云浮日报瑞华
摘要: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效率 《21世纪》:什么样的主体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将会是农业龙头企业。怎么理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意义?温鹏程:从历史上看,农业生产是一个单一、孤立的环节,与上下游链条的主体存于割裂的阶段。
戴春晨 中国是全球生猪消费大国,猪肉交易刺激着CPI的起落,也影响着数亿养殖者的生计。而生猪产业的调整早已被列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如何在一头猪身上读懂中国经济、看到中国农业的未来?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温氏股份董事长温鹏程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温氏股份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畜牧业上市企业,养猪业是其经营主业。 “我的职业是农民” 《21世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要调减玉米产能,引导北方玉米主产区部分改为养猪。怎么看生猪产业调整对农业的影响? 温鹏程:玉米产量调减,主要是因为现在玉米库存高企、产能过剩。南方的猪向北方地区转移是未来的大趋势。在南方水网地区,以往许多养猪专业户未能有效处理好污染问题,在环保门槛抬高的背景下将会逐步从行业退出。 适度规模、标准化猪场的出现,是符合农业供给侧改革方向的。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短缺经济”的时代了,中国农产品大体上处于供需均衡的状态,并且还伴随季节性、区域性的供应过剩。传统分散经营的农民生产能力受限、对市场的反应不够灵敏,很难供应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也就是说,农业的问题出在供给侧。要改善供给侧的质量,就要规模化经营,投入技术和资金,贴近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经营。 近年来“猪周期”的表现并没有以往那么明显,正是由于散户退出速度快,同时环保监管趋严,养殖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而规模化猪场增多速度有限所致。 《21世纪》:要从种玉米转到养猪,从分散养殖到适度规模,农民的转变应该会遇到不少挑战吧?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温鹏程:确实如此。适度规模经营就要有懂技术的人、懂生产经营的人、懂公司治理的人,形成一批分工明确的新型职业农民。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原来单个的农民作为生产单元,变成有组织的生产机构。当然,在这过程中,还是要依赖很多分散的农户做生产单元,但这个过渡期不能太长。 其实,现在许多人对农民的认知是过时的。按照以往的观念,种地的、养猪的、种菜的就是农民,农民是一种身份而不是一种职业。但在现代农业阶段,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我本人在公司职务是董事长、社会职务是人大代表,但职业是农民。 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效率 《21世纪》:什么样的主体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温鹏程: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原先从事农业的农村能人,不排除有一部分农村能人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摸索成长为懂经营、会技术的农业经营者;另一部分是返乡下乡的大学生和工商资本,每年农业院校培养大量毕业生,将会在农业领域找到自身的价值,而工商企业下乡也会推动农业的升级。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将会是农业龙头企业。 《21世纪》:近期,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相关的几份文件,都在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怎么理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温鹏程:从历史上看,农业生产是一个单一、孤立的环节,与上下游链条的主体存于割裂的阶段。在产业链的利益博弈中,农业生产主体容易受到上下游企业的挤压,许多利润被占去,造成利润率偏低。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则是强调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将产业链上下游涉及的生产、经营等环节串联起来。因为农业是第一产业,运输销售是第三产业,加工是第二产业。还包括上游产业链,比如温氏饲料生产、育种、动物保健品、设备、农牧机械都是上游产业,要充分把这些产业融合配套起来,提高产业协作效率。 存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之中的农业主体,面临的不是利益的博弈,而是链条上的分工、协同,实现价值链条的共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瑞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