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通过内生发展打造扶贫造血长效机制。图为种植示范基地。全媒体记者 胡国球 摄
新年伊始,战鼓擂响。“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有关脱贫攻坚的讲话,令人振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一场精准脱贫攻坚战正在广东打响。去年3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我省全面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在脱贫攻坚中,广东坚持高位推动,高效落实,打好扶贫政策组合拳,明确细化各方责任,精心谋划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
“基层公共设施薄弱是制约贫困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注重解决交通、教育、医疗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基层贫困落后的面貌。”王玲娜、何桂芳等来自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快完善贫困地区的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打好脱贫基础。
■代表委员热议
聚焦基层发力
“修条好路给农村 既是出路也是活路”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这是发自内心为人民服务的肺腑之言。全国人大代表、揭西县凤江镇凤北村主任助理王玲娜深有感触,她所在的揭西县正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王玲娜表示,基层公共设施薄弱是制约贫困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注重解决交通、教育、环境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基层贫困落后的面貌。她建议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贫困地区的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打好脱贫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桂芳所在的村曾因交通滞后,信息闭塞,发展落后,被当地人称为连南的“西伯利亚”。多年来,在何桂芳的多方呼吁下,村里的路通了,电通了,发展加快,村民生活逐渐改善。他认为,广东集中力量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有效提升了老百姓的精气神。
“要修条好路给农村。对农民来讲,这是出路,也是活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山纪念中学原校长贺优琳认为,出行难制约产业发展,致使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流,贫困发生率较高。
“国家、省有责任建好县道、乡道和村道,通过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发挥精准扶贫道路先行的前导性作用,全面解决村民交通出行难、产业发展难问题,为精准脱贫奠定坚实基础。”贺优琳说。
在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沙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冼润霞看来,“扶贫之所以要精准,是因为每个农村的情况不一样甚至每一户都不一样,而扶贫最重要的是需要人去落实政策和工作,因此要吸引更多年轻力量参与扶贫,他们想法多、点子多,精力充沛,落实政策、开拓工作得力。
广东不少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脱贫攻坚任务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原主任李春洪认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他建议规划建设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铁路,贯通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出海通道,“构建苏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活跃区域经济贸易和物流配送。”
创新帮扶模式
“扶贫+”整合涉农资金 探索脱贫产业新格局
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持续脱贫致富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全国人大代表、佛山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桂彬认为,实施精准扶贫要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确保脱贫效果的持续性。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到,当前,广东在脱贫攻坚中,全面整合涉农资金,集中力量发展农村经济。王玲娜建议,要根据各地资源的情况,做有特色的扶持,如特色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要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业基地,扶持一批优秀的优势企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品牌。
网络扶贫也是人大代表们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应该加快推进网络惠民及网络扶贫工程,缩小数字鸿沟,实现民生服务数字化和城乡服务均等化。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简勤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支撑作用,指导农村电商企业按照市场需求,挖掘贫困地区的土特产品优势,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利用“互联网+农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市长郭锋有经验。他表示,清远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与苏宁、京东、阿里合作,为全市农产品搭建销售平台。清远在北部地区的脱贫攻坚中,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自然生态游,带动贫困地区增收。
完善长效机制
防止因病返贫 筑牢保障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全国人大代表、清远连山壮瑶宝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覃春辉认为,目前因病致贫问题较为突出,要进一步完善医保等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提升大病医疗的报销水平。
贺优琳也建议,要抓好医疗扶贫,加大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逐步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夯实社会保障力度,让大病医保为贫困家庭托底”。
全国人大代表、大埔县桃源镇新东村党支部副书记邓振龙认为,对没有劳动能力的高龄贫困人群,要充分发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解决贫困户养老的后顾之忧。“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难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邓振龙建议,对口帮扶单位可提高贫困村贫困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进一步提高贫困户养老保险待遇档次。
“扶贫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构建常态化、全覆盖的城乡扶贫长效机制。”全国人大代表、温氏股份董事长温鹏程建议,对贫困人口要精准识别,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如有些是社会需要救助的对象,要将其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
■纵深观察
脱贫攻坚进行时:
57.4万贫困人口走上致富路
在廉江市塘蓬镇那榔村,43户贫困户加入了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村里发展起50亩莲蓬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相隔约两百公里远的信宜市金垌镇环球村,在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的对口帮扶下,村民们种起了百香果、有机茶叶和蜜柚,脱贫势头强劲……
初春时节,南粤大地孕育着生机。去年3月22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面打响了新时期脱贫攻坚战。1.2万个驻村工作队、4.3万余帮扶干部奔赴一线,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一年来,全省176.5万相对贫困人口中的57.4万人如期实现脱贫。
步入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广东将完成100多万相对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按照“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目标要求,广东正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如期完成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精准锁定
大数据“导航”“定位”173.1万相对贫困人口
冬去春来,位于大陆之南的湛江,气温逐渐回升。
遂溪县岭北镇西塘村,100KW的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并网发电,预计每年给村里增收12万元,“50%作为村集体收入,50%注入村慈善基金。”村民彭景贤笑着说:“以前埋怨日照太强,现在希望阳光更好些。”
西塘村位于雷州半岛北部,日照强,夏季常有台风,农业发展风险较大。对口帮扶的省科学技术协会驻村干部与村两委深入调研发现,根据湛江国家气象观测站(1级观测站)的数据,湛江地区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约为1988小时,适合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该村于是决定发展光伏产业。
从全村贫困人口的确定,到脱贫产业的选择,驻村干部李志最大的体会就是:精准!
“扶贫要精准,不是讲人情,做好好先生。”李志说,他驻村后专门与村、镇工作人员对贫困户进行核查,先后三次公示,精准确定了36户贫困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人员结构、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都要精准上报。”
去年3月,全省扶贫开发会议召开后,一场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12132个驻村工作队、43614名扶贫干部快速进驻粤东西北扶贫一线,32.67万人次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
“广东以啃‘硬骨头’的决心,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市委书记和市长、县委书记和县长是当地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政府负主体责任。”省扶贫办主任梁健表示。
一年来,广东突出打好扶贫政策组合拳,构建脱贫攻坚“1+N”政策措施体系,细化责任的落实。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30多次专题会和协调会,各级政府部门出台扶贫攻坚政策文件540个,各市县同期共出台扶贫攻坚政策文件508个。
据统计,至2016年底,省扶贫信息系统已录入相对贫困人口66.4万户、173.1万人,基本完成了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工作。
大数据管理的创新运用,让致贫原因愈发清晰:因病(35.38%)、因残(21.09%)、缺劳力(18.74%)、因学(8.61%)、缺资金(7.06%),其他因素(因灾、因婚、缺土地等)占9.12%。这也为精准施策打下坚实基础。
“扶贫大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及时的问题,筑起扶持对象不准不实的防线。”梁健告诉记者,目前广东继续推进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实时完善贫困村、相对贫困人口信息,发挥大数据平台的管理与服务功能,实现省市县镇村及行业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精准发力
产业扶贫激发基层“造血”发展活力
“我在茶叶扶贫基地打工,每个月的工资是1800元。”信宜市金垌镇环球村的贫困村民韦旭进高兴地盘点起家里发生的喜人变化:完成危房改造,一家五口人住上了新房;种植了2亩百香果和4亩蜜柚,“等果树有收成了,生活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韦旭进所说的茶叶生产基地,是村里新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业基地之一。环球村位于金垌镇东北面,有670户、3502人,其中贫困户有81户、236人,全村耕地仅1524亩,山林4200亩,山多地少。
“向山地要效益,集中有耕种条件的山地,引导产业规模化发展。”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的驻村干部傅小华告诉记者,村民、村干部一致同意把有机茶种植和百香果作为重点脱贫产业。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小、散、差的情况,驻村工作队还引导村民组建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打通产供销链条。
类似的绿色脱贫产业,正在粤东西北培育壮大。如五华县转水镇輋维村、维龙村、流洞村是三条毗邻的贫困村,依托山地、水、林、草的丰富资源,打出“一片林、一口塘、一群牛、一窝鸡(鸭)、一个电商平台”的产业扶贫组合措施。
新时期脱贫攻坚战中,我省不断创新帮扶模式,根据不同致病原因,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激发基层的“造血”发展活力。
据统计,去年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用于我省扶贫开发的投入总计143.2亿元,全省各地启动实施各类帮扶项目5.47万个,培训贫困劳动力38万人次,贫困人口新增就业6.1万人。根据我省的扶贫标准和脱贫任务,2016年度全省实现脱贫57.4万人。
梁健表示,广东将开展贫困村连片提升工程,把2277条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同时,广东还将把分散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一户多策、一人一策。对没有劳动力的困难群体,广东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将政府兜底保障与扶贫开发政策结合起来,确保如期完成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
东西扶贫协作
先富帮后富 对口帮扶项目逐项落实
春节刚过,招工热潮。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中心客运站,4辆披着红花的大巴车缓缓驶入。170名来自广西百色、河池的贫困劳动力顺利与企业对接,进行岗前培训。
这是第一批抵达深圳的贫困劳动力。2月6日、7日,深圳市组织35家企业到河池、百色举行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2860多个岗位向贫困地区“招手”,吸引了百色、河池共1241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入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合计772人。
“感谢广东,不仅将发达地区的就业信息提供给我们,还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找到最合适的岗位。”来自广西百色的阿香感慨道。
据悉,深圳市将不定期组织当地效益稳定、福利待遇好的用工企业到河池、百色两地举办系列专场招聘会,分批次组织有意愿的人员赴深就业。“转移一个人,脱贫一个家。”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序地组织贫困劳动力转移,让市场精准对接贫困劳动力,是深圳在对口帮扶广西百色、河池中采取的重要举措。
这是广东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缩影。在改革开放中先富的广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进程中,正在承担起带后富的责任。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对口帮扶西部四省区八市州的工作。
据悉,目前我省已相继向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派出六个扶贫协作工作组共53人,全面完成对接,并采取产业扶贫、异地搬迁、劳动力转移等方式,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工作。
佛山市对口帮扶的凉山州11个贫困县,计划投资11982.1万元建设安全住房安置点36个,涉及1869户村民,其中易地扶贫搬迁875户,彝家新寨和藏区新居882户,临界贫困随迁112户。截至2月10日,已完成投资11728.7万元,占总投资的98.5%,已完工的住房达1737户,占总户数的92.9%。春节前部分彝民已搬入新居过新年。
在资金投入方面,据统计,去年我省增加向4个省(区)8个对口市(州)的58个国定贫困县、片区县和13个藏区一般县每县安排对口扶贫资金,平均每县安排资金1000万元,共安排7.1亿多元财政援助资金,为西部地区精准脱贫提供有力支撑。
全媒体特派记者 汤凯锋 郑佳欣 胡新科 张玮 肖文舸 李春江 曹斯 吴少敏 黄颖川 实习生 罗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