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4岁的刘俊英通过学钢琴,保持着气质和美丽。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日前,肇庆市老干部(职工)大学荣获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人大学”荣誉称号。这个荣誉可不简单,她背后有哪些故事?获奖后将对我市老年教育有怎样的助推作用?近日,记者走进该校采访。
有老年人一学就十几年
4月7日早上,天刚蒙蒙亮,70多岁的李大爷便兴高采烈地从鼎湖坐车到位于端州四路的肇庆市老干部大学上课。他告诉记者,今天上的是钢琴课,这是他曾经的梦想,但年轻时忙于生计,只能退休闲下来后,重拾当年的梦想。
“我刚过来报名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学员精神面貌特别好,工作人员也非常热情。”现在既是学员也是班主任的刘俊英告诉记者。刘俊英是一名教师,四年前退休,看上去还很年轻,她说她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加上被学校的氛围所感染,所以决定就读。
刘俊英到学校上课后发现,这里并非有个别人口中所说的“去了自己会更老,不但没有自由,还被人管着”,而是处处有激情和感动。有些老人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来上课。有些八九十岁的老人求知欲望也非常强烈,学习非常积极,还有的老人一学就是十几年。
据了解,许多老人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后,都像刘俊英一样,能带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就这样,一带十,十带百,不断有人加入。据该校工作人员介绍,肇庆老干部大学在2000年开办,特别近年来,学校每年增加的学员以15%的速度增长,截至到今年,已经将近4100人。
老年人助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
不少学员认为,他们在学校不仅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还学到了很多的文艺和技能,并且通过学员们带动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如果把肇庆的群众文化事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学校就是大树的根部,学员们就是枝干,通过学员们带动社区的人就是叶子,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得这棵群众文化的大树枝繁叶茂,勃勃生机。”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学员们通过在学校学到的舞蹈、歌唱、曲艺等文艺表演后,回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又组织社区的老人成立文艺队伍,使得群众文化更加专业和多样。
刘俊英提到,早在2006年,她刚来到肇庆的时候,发现当地的群众文化氛围还不是很浓厚,群众对文艺表演的参与度不高,专业的文艺团队很少。后来,随着学员的增多,这种良好的气氛慢慢渗透到社区当中,现在可谓是遍地开花了。
“肇庆市总工会推进,学校培养,政府提供场地,经济繁荣带来的表演机会,尤其是近几年,肇庆市举办的过大年巡游活动和‘肇马’等大型活动等,起到了催化作用,使得我市的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刘俊英说,群众文化搞上去了,也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群众精神面貌好了,整个城市也更加有活力。
学习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精彩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二孩时代的到来,老年人问题和隔代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有效缓解这些难题,这是全社会值得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年教育其实是一个应对老龄化的积极手段和战略。”该校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并提倡积极的老龄化,而不是消极的老龄化。故老年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老年人奔忙了一辈子,也应该从家庭束缚中解脱出来,要有自己的生活,作为子女应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发展自己的爱好,让老年人生活更加健康,有意义。老年人退休了,不是意味着人生的结束,而是另一段精彩人生的开始。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再学习,与儿孙共成长,与时代接轨,家庭就会更加和谐。
“做身心健康的老年人,做幸福和谐的老年人。做时尚能干的老年人。”该校工作人员说,这是上海老年教育倡导的口号,更是所有老年大学的共同目标。借此被评为示范性老年大学的契机,学校将努力朝这个目标发展,进一步助推老年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做坚强的后盾保障。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