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帮助云城区思劳镇古律村委石磨村修路,近200名互不相识的人纷纷慷慨解囊,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筹集到8万多元善款。
修筑路基
云浮日报讯(本报记者 廖荣波 通讯员 黄伟强)为了帮助云城区思劳镇古律村委石磨村修路,近200名互不相识的人纷纷慷慨解囊,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筹集到8万多元善款。为什么这么多热心人士乐意为石磨村修路捐款?石磨村魅力何在?近日,记者专程前往石磨村一探究竟。
“石磨大桥”只是一座木桥
从古律村委到云尾村的1.3公里已修建成水泥村道,路面宽3.5米左右,沿路较少会车,小车通行还算畅顺。从云尾村经大坑底到石磨村的约3公里村道,则全是泥土路。村民刚刚修复了路基,平整过路面,并在上面铺上一层碎沙石。沿途经过,看见十几个村民正在修路。在靠近村庄的路段,一台钩机正在作业,我们等钩机处理好坑坑洼洼的路面,才能将小车开进石磨村。如果是雨天,泥泞的道路,机动车将寸步难行。
蜂蜜是当地特产
石磨村处在偏僻的大山中,因村口有形如“石磨”的大石头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草木茂盛,古树众多,出产山货为主,其中蜂蜜是特产之一。全村约有80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0人,但真正长住村中的只有杨沛林一家和今年80岁的村民杨朝。但很多外出的村民会“常回家看看”。村长杨社棠的房屋早已倒塌,他在罗勒村附近另建了房子。其他村民的房屋大多数也已经倒塌,或者已经成为危房,在石磨村已经无屋可住。他们长期外出打工,有的在城里买了房子,有的租房住,有的寄居亲戚家。
钩机作业
村中最“漂亮”的房子是前面红砖、后面用石头以及泥砖砌成的瓦房,这就是80岁老人杨朝家的房子。其他村民的房子一律是泥砖房,而且很多已经倒塌,未倒塌的房子也已经被草木入侵。村民杨沛林家的泥砖房也显得十分陈旧,他们夫妇俩就居住在这里。由于山路实在难行,他们的4个子女都外出打工或读书,平时很少在家。
枯树老屋
留守户住房
路面铺上石渣
石磨村因此石而得名
为了修建石磨村水泥路,村长杨社棠多次联系外出村民,奔走古律村委、驻村扶贫单位,组织村民会议,统一意见,并于2017年1月25日确定修建石磨村水泥路。村民们还专门建了一个“修路微信群”,发动外出乡亲和其他亲朋好友捐款,至今已有250多人捐款,金额达8万多元。捐款的热心人士除了来自本市外,还有来自肇庆、珠海、中山、深圳等省内其他地市,以及广西、黑龙江、河南、贵州、湖南等外省热心人士。村民修路热情高涨,他们利用有限的资金,目前已砌好路基,平整了路面。修路期间,村长杨社棠晚上在云浮新区某厂当保安,白天回来修路。村民杨沛林夫妇义务投工,杨炳金等村民利用休息日回村无偿帮助,80岁的杨朝也常常回来帮修路的村民做饭。他们希望筹集到40万元的资金,尽快使3公里的村道实现硬底化。
修路的部门村民集中午餐
石磨村远眺
“生在石磨,根在石磨!”虽然很多村民已经不在石磨村生活了,但他们仍希望自己老家早日修通水泥路,以便日后有机会回乡居住,也能“常回家看看”。
欢迎光临 粤西在线 (https://www.yxzx111.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