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他活在自己的风筝王国里,一心只想参透师傅遗留给他的风筝图谱,挖掘中国的风筝传统文化。也许正是这样一个与世格格不入、“爱钻牛角尖”的人,才能把风筝把玩到极致。他去年参加广东省国际风筝锦标赛时,以最高分斩获运动风筝一等奖,他就是肇庆市风筝协会的一名风筝放飞手——黄永杨。
黄永杨在放风筝。 通讯员 马建强 摄
他活在自己的风筝王国里,一心只想参透师傅遗留给他的风筝图谱,挖掘中国的风筝传统文化。也许正是这样一个与世格格不入、“爱钻牛角尖”的人,才能把风筝把玩到极致。他去年参加广东省国际风筝锦标赛时,以最高分斩获运动风筝一等奖,他就是肇庆市风筝协会的一名风筝放飞手——黄永杨。
十年研制一风筝
今朝赛场摘桂冠
见到这位在风筝界名噪一时的四线风筝特技师傅,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羚羊峡森林公园的沙滩上,黄永杨正灵巧地把玩着手中的两根直把手,随着他手势的变化,由四根线牵引着50米开外的眼镜风筝随之变幻起舞。时而如蜻蜓点水的在水上飞舞;时而在空中或跳跃或旋转;有时还沉入水中,又飞跃江面,俨然一个在江面上表演的舞者,在蓝天的衬托下,画面美不胜收,赢得在场人们的阵阵掌声。
肇庆市风筝协会会长马建强告诉记者,目前,黄永杨玩四线风筝的水平,在国内风筝界来说,算是佼佼者。在去年广东省国际锦标赛中,能够在美国、新西兰、德国、马来西亚等世界多国和中国多省市代表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不仅是肇庆的一大幸事,更是对他十多年来默默坚守和研发的肯定。下一步,他或将有机会到《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一展传统风筝的风采,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风筝文化。
“没想到玩风筝竟然玩出这么高的水平。”黄永杨也不谦虚,面对记者的夸赞,他很淡定地说,“我玩风筝十多年了,风筝是自己画图、设计、制作、摸索、改进过来的,对于去哪里比赛,只是场地不同罢了。”他清晰记得,当个人项目比赛完了之后,得到裁判长的赞扬:“能在现场不稳定的天气发挥如此水平,你已经征服了我们!”
因痴迷风筝被单位辞退
自幼就爱放风筝的黄永杨,对风筝情有独钟。他说:“我喜欢风筝的无拘无束。”出于一种单纯的兴趣,黄永杨从小到大一直没有放弃过放风筝。正是他的这一执着,被他爷爷的朋友、风筝老师傅看上了,就收他为徒,教他制作风筝的工艺和放风筝的学问。
这一学,他上瘾了。看到窗外的风很好,看到树叶在晃动,他的心已经在风筝场上飞扬了。因为经常到外面放飞风筝,一个月下来请假多次,结果 被用人单位辞退了。后来他干脆不工作了,专心钻研风筝。偶尔参加一些商业表演,作为维持生计和研发风筝的开支。
“师傅给我留下的风筝图谱,到现在我都没有完全参透。”黄永杨说,风筝发明于我国的东周春秋时期,历史悠久,是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要想把以前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来,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参悟和摸索。放风筝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拉牵线的动作,而是有它的原理,这涉及到物理学、空气流动学、流体学等综合学科。
立志挖掘风筝传统文化
为了能够承袭师傅传给他的手艺,黄永杨不断地画图、设计、制作、调试风筝,如今他家中的风筝已经堆满了一屋子。“风筝布面一旦拉伸过后,就不能再次缝制在调试的风筝上面,必须得重新开裁布料。”黄永杨说,他参赛用的风筝是经过多年的不断调试并完善的,人们只看到荣誉的光鲜一面,但却不知道光环的背后是付出了多少的心血。以前训练一天捡几十次风筝,来回跑不知多少公里。
不过,他非常自豪的是,放风筝不仅改变了他的性格,让他更加心平气和地看待人生,身体也变得更加强健,“医院是赚不了我的钱的。”他调侃道。对于未来,他用一句话作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说,他会一直坚持钻研风筝,把古代的风筝文化挖掘、展现出来。同时,他也在关注未来风筝是否会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就是这样一位带着灵魂放飞的四线特技师傅,更是一位能把四线特技耍成舞蹈的操控好手,一位带着中国哲学文化和理念的风筝设计师。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欢迎光临 粤西在线 (https://www.yxzx111.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